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PD1基因敲除加重小鼠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的研究
摘    要: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敲除对小鼠脊髓损伤后巨噬/小胶质细胞极化、血管生成、神经元存活、空洞形成及运动功能恢复的效应,阐明PD1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发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D1基因敲除小鼠,制备脊髓挫伤模型;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研究巨噬/小胶质细胞极化、血管生成、神经元存活及空洞形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研究炎症因子、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Basso小鼠运动功能评分(BMS)评估小鼠的运动功能。结果: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PD1敲除小鼠脊髓损伤区M1型巨噬小胶质细胞相关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白细胞分化抗原86(CD86)、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2型相关分子精氨酸酶1(Arg1)、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显著下调;损伤中心两侧1 mm内血管密度显著下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空洞面积显著增加,空洞周围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BMS评分显示PD1敲除小鼠的自发运动功能恢复显著差于WT小鼠。结论:PD1敲除加重小鼠脊髓挫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增强PD1信号可能有助于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