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HYCOM的南海中尺度涡数值模拟
引用本文:韩玉康,周林,吴炎成.基于HYCOM的南海中尺度涡数值模拟[J].海洋通报,2016,35(3):299-316.
作者姓名:韩玉康  周林  吴炎成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 气象海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1,解放军理工大学 气象海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1,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江苏 江阴 214431
摘    要:结合AVISO(Archiving Validation and Interpolation of Satellite Oceanographic Data)高度计资料,利用改进的NERSCHYCOM(Nansen Environmental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大洋环流模式,对南海中尺度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包括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南海EKE(Eddy Kinetic Energy,涡动动能)的垂向变化、黑潮中尺度涡的脱落以及涡旋近岸时的结构变化等。模式再现了2007年2月-3月菲律宾西侧海域的一次暖涡过程,探究了其生命期中各阶段的特征物理量的变化,对其成熟时期的涡旋结构研究表明,中尺度涡的结构呈现不对称性,涡旋两侧的流场空间范围和流场强度均不相同,涡旋的半径和中心位置随深度不断变化,并且由涡旋作用产生的升降流的中心与涡旋自身中心并不重合,二者之间有一定距离。初步探索EKE的垂向分布情况,认为南海年平均EKE在垂向变化上呈现三段式,主要部分分布在300m以浅深度,但同时垂向又能达到海洋深层。分析了一次黑潮中尺度涡脱落的模式模拟个例,推测黑潮中尺度涡脱落原因:黑潮流径西移、外海中尺度涡对黑潮的强迫、地形作用,并且结果表明从黑潮脱落的中尺度涡可以携带大量高温高盐水体进入南海,对南海的温盐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初步探索涡旋近岸时的结构变化,涡旋靠近岸界时,受岸界挤压,流速在一段时间内会增大,继续靠近岸界,由于岸界的摩擦、海底的拖曳,导致能量耗散,流速减小,最终涡旋消亡。

关 键 词:中尺度涡  数值模拟  黑潮  南海
收稿时间:2015/4/15 0:00:00
修稿时间:6/2/2015 12:00:00 AM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