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宋春晖,高东林,方小敏,崔之久,李吉均,杨胜利,金洪波,Douglas Burbank.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2005,50(19):2145-2154.
作者姓名:宋春晖  高东林  方小敏  崔之久  李吉均  杨胜利  金洪波  Douglas Burbank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810008;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3;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SA;Paleomagnetics Laboratory, Division of Geological and Planetary Science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 91125, USA
基金项目:参加野外工作的还有高军平、常洪、戴霜、傅开道、龙晓泳、孙东、苗运法、白晋峰、聂军胜和张伟林等,朱日祥院士给予了实验帮助,作者一并表示感谢.本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40421101,40121303,40334038).
摘    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垭口盆地发育较完整的晚新生代地层, 在青藏高原北部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确定盆地形成和消亡的年代对高原隆升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过去依据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提出了“昆仑-黄河运动”, 因其与这一时期的许多全球和高原重大气候环境事件同期而引起了人们的更多关注, 但上述构造运动时代的界定是建立在不明确的年代学基础之上. 文中对昆仑山垭口盆地剖面晚新生代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磁性地层学研究, 高密度古地磁采样和测年表明剖面年龄约为3.6~0.5 Ma BP, 地层的沉积演化记录了垭口盆地形成发展及构造经历了五个阶段, 揭示晚上新世以来高原北部~3.6, 2.69~2.58, 1.77, 1.20, 0.87和~0.78 Ma构造隆升的历史, 确定昆仑组砾石层和“昆仑-黄河运动”的年代分别为3.6~2.69 Ma和1.20~0.78 Ma, 为高原隆升过程和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可靠年代数据.

关 键 词:古地磁年代学  昆仑山垭口盆地  晚新生代  青藏高原
收稿时间:2005-01-24
修稿时间:2005-01-242005-03-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