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模拟方法研究β-环糊精识别对映体分子
引用本文:刘铁兵,张志强,潘和蹇,方慧生,何华.不同模拟方法研究β-环糊精识别对映体分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28(4).
作者姓名:刘铁兵  张志强  潘和蹇  方慧生  何华
作者单位:1.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农产品加工工业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
2.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
3. 中国药科大学生生物信息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
4.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
摘    要:手性对映体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其旋光性差异直接影响生物体内生理和药理的活性.本文以Builder和Discover-3模块为基础,在InsightⅡ平台上模建并优化,采用Dock刚性、柔性对接及GOLD柔性对接的方法,模拟了β-环糊精识别手性对映体的能力.通过利用DMS程序计算环糊精分子溶剂的可接触表面,用SPHGEN程序计算,产生球集,形成环糊精分子活性位点的负像;在环糊精分子上打格点,计算格点能;采用格点的打分函数打分,分子对接,保存分数最高的对接结果等步骤;表明手性识别的预测率从高到低依次是GOLD对接,Dock柔性对接,Dock刚性对接.由于刚性对接过程对映体分子保持刚性,导致手性识别效果最差,故分子柔性的作用不可忽视;GOLD对接在模拟环糊精对对映体手性识别方面要优于Dock对接模拟.因此,用GOLD对接建立了β-环糊精对对映体的手性识别模型,结合能越大,相互作用越强,形成的包合物越稳定.分析模型的结合能组分,以分子识别过程中的氢键作用为模型,则其手性识别预测结果正确率为45.5%:如以分子间氢键作用和范德华作用为预测模型,则其预测正确率为81.8%.表明手性识别的驱动力不仅有氢键的作用,也存在范德华力的作用.

关 键 词:β-环糊精  手性识别  模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