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福建省碳储量时空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引用本文:司晓茜,王小军,林莹冰,刘光旭.福建省碳储量时空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5):355-364,394.
作者姓名:司晓茜  王小军  林莹冰  刘光旭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赣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丘陵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种群动态及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31971638);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项目(pdjh2020b0169);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GL20116);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201419)
摘    要:目的] 研究福建省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为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碳密度数据,运用InVEST模型模拟福建省1980,2000,2020年碳储量;利用冷热点分布、转移图谱和矩阵分析碳储量和土地利用的时空特征;最后分析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 ①福建省碳储量整体均较高,82.5%以上区域的碳储量为中等以上(>3 000 t),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也是高碳储量的热点集中区;高(热点)低(冷点)碳储量集中区转移较少;1980—2020年总碳储量波动略升高,2000—2020年不同碳储量等级彼此之间转移相对较多。②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以林地为主(61.4%~62.9%),其次是耕地(16.9%~18.3%)和草地(15.2%~17.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1980—2000年较稳定,在2000—2020年较剧烈。③林地、草地和耕地的总碳储量较高,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总碳储量较少;耕地总碳储量减少,建设用地总碳储量增加,林地和草地有增加也有减少;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的总碳储量转出和转入最多均为林地,其次是草地和耕地;总碳储量净转移为负的是林地,其他为正,林地转移引起的碳亏损最多。结论] 耕地、林地和草地是福建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它们贡献了较高碳储量,并相互转移引起了碳储量变化。

关 键 词:InVEST模型  碳储量  时空特征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福建省
收稿时间:2023/2/2 0:00:00
修稿时间:2023/5/16 0:00:00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Storage and Its Response to Land Use Changes in Fujian Province
Si Xiaoqian,Wang Xiaojun,Lin Yingbing,Liu Guangxu.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Storage and Its Response to Land Use Changes in Fujian Province[J].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3,43(5):355-364,394.
Authors:Si Xiaoqian  Wang Xiaojun  Lin Yingbing  Liu Guangxu
Affiliation: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hool of Carbon Neutrality Future Technolog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 China;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China
Abstract:
Keywords:InVEST model  carbon storag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Fujian Province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