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分析
引用本文:万星华,万隐华,熊伟,左谦云,刘祖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6,17(7):71.
作者姓名:万星华  万隐华  熊伟  左谦云  刘祖良
作者单位:南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摘    要:目的探讨MRI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SIS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均出现冈上肌肌腱损伤。MRI表现:14例为肌腱信号增高;16例为肌腱局部撕裂,肌腱表面信号异常、混杂;12为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4例为肌腱全层撕裂,斜冠状面T2WI示冈上肌肌腱正常条带状连续性低信号中断,中断处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改变。肩峰形态呈平直形6例、弧形18例及钩形22例。4例肩峰-肱骨距<5mm,为钩型肩峰伴有肩锁关节增生、赘骨形成;23例肩峰-肱骨距为5~7mm,13例肩峰-肱骨距>7~10 mm,6例肩峰-肱骨距>10~15 mm。40例患者出现肩峰下滑囊增厚或积液改变。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SIS患者肩袖损伤征象,亦能显示肩峰形态及肩峰下滑囊等改变,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更多还原

关 键 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袖    撕裂    肩峰形态    磁共振成像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临床医学(江西)》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临床医学(江西)》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