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地土壤容重差异、GPR特征识别与反演
引用本文:罗古拜,曹银贵,白中科,黄雨晗,王舒菲.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地土壤容重差异、GPR特征识别与反演[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9(4).
作者姓名:罗古拜  曹银贵  白中科  黄雨晗  王舒菲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揭示复垦地不同剖面土壤容重的总体特征和深度差异,以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基于探地雷达(GPR)图像特征分析土壤容重差异,构建介电常数与土壤容重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采用环刀采样称重法、探地雷达探测法、方差分析法、拟合分析法等。结果表明:矿区排土场平台土壤容重大于边坡,边坡坡度越大,土壤容重越小。在土壤含水率较小时,各个剖面0~30 cm处有较多大振幅信号,土壤容重较小,探地雷达信号图上大振幅信号的多少与土壤容重大小成反比。土壤容重随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趋势,且二者拟合后的R~2值达0.813 9,相伴概率小于0.01。研究表明,矿区排土场不同位置及同一剖面不同深度土壤容重大小差异明显,通过探地雷达可对土壤容重差异进行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