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CSI与BIS指数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效应的比较
引用本文:涂学云,佘守章,许立新,闫焱,邬子林,肖颖琨.CSI与BIS指数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效应的比较[J].广东医学,2005,26(6):742-744.
作者姓名:涂学云  佘守章  许立新  闫焱  邬子林  肖颖琨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80
摘    要:目的探讨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cerebralstateindex)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的可行性和临床效应,并与BIS进行比较。方法35例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44±12(18~65)岁;体重指数21.8±2.2(19.2~25.6)。硬膜外靶控(TCI)镇静期间,同时监测CSI和BIS。记录镇静评分OAA/S(observersassessmentofalertness/sedationscale)值分别为5、4、3、2、1、0时CSI和BIS的值以及对应点的丙泊酚靶浓度。结果CSI和BIS均能很好地反应硬膜外阻滞期间患者的镇静程度。OAA/S评分从5逐渐降低至0时,CSI和BIS值(中位数)也相应下降,OAA/S同一级时,BIS和CSI无统计学差异(P>0.05);OAA/S不同级之间,BIS或CSI之间差异明显(P<0.01)。CSI和BIS与OAA/S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1和0.793;CSI、BIS及OAAS与丙泊酚靶浓度均有显著相关性,镇静期间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1、-0.854和-0.832;苏醒期间相关系数r分别为-0.750、-0.783和-0.745(P均<0.01)。结论CSI和BIS一样,能准确反映镇静状态下的患者意识深度的变化,以及意识恢复的渐进过程,应用于镇静程度监测是安全有效的。

关 键 词:二异丙酚  药物投与系统  脑电双频谱指数  麻醉镇静深度
修稿时间:2005年4月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