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姓名:欧阳北平  马向阳  罗春山  邹小宝  陆廷盛  陈啟鸰
作者单位:1. 贵州省骨科医院;2.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脊柱外科
摘    要:背景: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横连接在内固定系统抗旋转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横连安装不便、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可能等缺点,但不同安装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的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清楚。目的:测试不同安装模式的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最佳安装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具新鲜人体枕颈标本作为完整组(A组),在完整组基础上建立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失稳模型(B组),在失稳组基础上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C组),在C组上依次安装不同模式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其中包括上水平横连(两寰椎螺钉钉尾)为D组,下水平横连(两枢椎螺钉钉尾)为E组,斜形横连(左上右下为F组,左下右上为G组),交叉横连为H组。在三维运动机上将标本模型按顺序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测试,获取各个内固定状态下的寰枢椎活动度。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各组模型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与结论:(1)在6种工况下,A、C、D、E、F、G、H组寰枢椎活动度小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

关 键 词:钉尾横连  后路  寰枢椎  内固定  生物力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