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西藏牦牛瘤胃源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探究
引用本文:姜南,李传博,杨晓钰,孙光明,洛桑顿珠,次旦央吉,石汇,窦少华.西藏牦牛瘤胃源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探究[J].饲料工业,2024(3):88-94.
作者姓名:姜南  李传博  杨晓钰  孙光明  洛桑顿珠  次旦央吉  石汇  窦少华
作者单位:1. 西藏自治区畜牧兽医研究所;2. 大连大学生命健康学院
摘    要:为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寻找到安全性能好、产酶效率高的菌株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以提升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从牦牛瘤胃中分离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16S rDNA的鉴定,并探究其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和发酵阶段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外切型-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的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鉴定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最终确定高产菌株M1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M1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活性大于外切型-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M1在35℃、pH为7、接种量为2%的条件下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的效率最高,在30℃、pH为6、接种量为2%的条件下产外切型-β-葡聚糖酶的效率最高,在30℃、pH为6、接种量为1%条件下产β-葡萄糖苷酶的效率最高;在M1生长过程中,先产生了β-葡萄糖苷酶,其次是外切型-β-葡聚糖酶、内切型-β-葡聚糖酶,并且外切酶活性远远大于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

关 键 词:高原牦牛  瘤胃源  菌株筛选  纤维素酶  产酶条件  饲料添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