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太行山区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垂直梯度特征
作者姓名:朱建佳  刘金铜  梁红柱  高会  刘鹏
作者单位: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石家庄 050022;;3.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石家庄 050024;;4.北京沃尔德防灾绿化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8
基金项目:本文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2705)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YB022)资助
摘    要:太行山区具有水少土薄的生态劣势,却承担着华北平原水源供应的重要作用.开展太行山区水资源供需关系垂直特征研究,有助于指导山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本研究基于遥感数据以及InVEST模型,定量评估太行山区产水量,并根据不同地区人均综合用水指标计算耗水量,通过不同海拔的水资源产耗比科学划定太行山区水资源的供给区和受益区.结果表明: 2005—2014年,太行山区年均产水总量为65.94亿m3,耗水总量为45.32亿m3,水资源盈余20.62亿m3;从县域和集水区尺度看,太行山区边缘低海拔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整个太行山区的产耗比为1.53;根据产耗比随海拔的变化,可将太行山区划分为3个垂直带,0~300 m为水资源补给区,建议发展为农林复合型过渡带,300~950 m为水资源过渡平衡区,建议维持当前自产自耗的现状,950 m以上为水资源外溢区,建议划为水源涵养保护区,严禁一切开发破坏行为.

关 键 词:产水量  耗水量  垂直梯度  InVEST模型  太行山
收稿时间:2018-04-08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