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256排宽体探测器CT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在不控制心率患者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汪芳,郝万庆,杨利莉,郑静瑶,哈若水,王泽润,曹永佩,黄飞.256排宽体探测器CT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在不控制心率患者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33(7):1080-1084.
作者姓名:汪芳  郝万庆  杨利莉  郑静瑶  哈若水  王泽润  曹永佩  黄飞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方民族大学教学合作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宁夏 银川 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方民族大学教学合作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宁夏 银川 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方民族大学教学合作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宁夏 银川 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方民族大学教学合作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宁夏 银川 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方民族大学教学合作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宁夏 银川 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方民族大学教学合作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宁夏 银川 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方民族大学教学合作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宁夏 银川 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方民族大学教学合作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宁夏 银川 750002
摘    要:目的 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对不控制心率患者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可诊断性。方法 20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接受256排宽体探测器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智能心电门控扫描,根据扫描患者实时心率分成4组,A组(心率≤69次/分)、B组(心率为70~80次/分)、C组(心率为81~90次/分)、D组(心率≥91次/分),每组50例。由2名有心血管CT诊断经验的医师以盲法对4组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可诊断性进行评价,并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4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者共评价600支血管2 575个节段,4组图像节段水平、患者水平、血管水平的可诊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05±0.48)mSv、(2.41±1.20)mSv、(1.27±0.55)mSv、(2.66±1.1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2,P<0.001)。结论 Revolution CT宽体探测器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在不同心率患者单个心动周期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具有可行性,并提高了中高心率患者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

关 键 词: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收稿时间:2016/11/7 0:00:00
修稿时间:2017/3/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