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SATA的春天
引用本文:黄敏.SATA的春天[J].电脑迷,2005(3).
作者姓名:黄敏
摘    要:SATA(串行ATA)技术的设计构想是由Intel在2000年首先提出的,随即便由希捷(Seagate)、IBM、Dell、 APT、迈拓(Maxtor)、昆腾(Quantum后与迈拓合并)等主要存储技术提供商成立了制定和推广SATA标准的 SATA工作组(Serial ATA Working Group)。同年12月,SATA 1.0版草案完成,规定第一代SATA的速度为 150MB/s,略快于ATA 133,同时,基于SATA 1.0规范的SATA硬盘、控制卡、主板也于2003年大量上市。在 SATA硬盘诞生初期,大多数厂商推出的产品都是用PATA(并行ATA)硬件加上桥接芯片,这种桥接方式不但降 低产品性能,更会限制SATA的众多新功能。在2003年,希捷推出了第一款原生SATA硬盘-酷鱼7200.7 PLUS, 至此,存储设备才真正进入了SATA时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