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引用本文:董万利,殷晓菁.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07,1(3):143-146.
作者姓名:董万利  殷晓菁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15006
摘    要: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于1921年由Barmy首次提出,Dix和Hallpike随后详细描述了其特征。BPPV虽为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年发病率为64/10万,但由于对其认识相对滞后,而眩晕者常常根据自己对本病的认识而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和急诊科等不同科室,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处理。在我国,BPPV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niere病、颈椎病或其他眩晕。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Dix.Hallpike等诱发试验来诊断,Epley、Semont或Barbecue等手法复位技术治疗并常常获得戏剧性的治疗效果,人们对BPPV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使整个眩晕群体诊疗水平得到提高。

关 键 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Meniere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  BPPV  临床医生  治疗效果  耳鼻咽喉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