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1.5°C与2°C温升目标下“一带一路”主要陆域气温和降水变化的CMIP6多模式预估
引用本文:庄园煌,张井勇,梁健.1.5°C与2°C温升目标下“一带一路”主要陆域气温和降水变化的CMIP6多模式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1,26(4):374-390.
作者姓名:庄园煌  张井勇  梁健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3.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天津 30007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606501
摘    要:基于CMIP6的16个全球模式试验数据,多模式集合预估了《巴黎协定》1.5°C/2°C温升目标下“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陆域未来气温和降水变化。与观测相比较,多模式集合能够比较准确地刻画“一带一路”主要陆域1995~2014年气温和降水的空间结构特征。在SSP2-4.5、SSP3-7.0和SSP5-8.5三种不同路径情景下,相对于工业革命前(1850~1900年),全球升温1.5°C与2°C分别将发生在2020年代中后期与2040年左右。全球1.5°C与2°C温升目标下,预计“一带一路”陆域平均的气温分别显著升高1.84°C和2.43°C,两者相差0.59°C,模式间标准差分别为0.18°C和0.21°C;区域平均的降水分别显著增加20.14 mm/a和30.02 mm/a,相差9.88 mm/a,模式间标准差分别为10.79 mm/a和13.72 mm/a。两种温升目标下,“一带一路”主要陆域气温空间上均表现为一致性显著增暖,高纬度的增温幅度普遍比低纬度大;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地中海与黑海地区、中国南部至中南半岛地区减少,其他地区的降水普遍增加。P-E指数表征的干旱化未来在欧洲地区、中国南部至中南半岛地区、南亚印度东部地区、东南亚和赤道非洲中部地区达到最大。

关 键 词:《巴黎协定》    1.5°C/2°C温升目标    多模式集合    气候预估    “一带一路”
收稿时间:2020-12-14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