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秦岭环斑结构花岗岩中暗色包体的岩浆混合成因及岩石学意义——元素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引用本文:王晓霞[,] 王涛 Ilmari Happala 卢欣祥.秦岭环斑结构花岗岩中暗色包体的岩浆混合成因及岩石学意义——元素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J].岩石学报,2005,21(3):935-946.
作者姓名:王晓霞[  ] 王涛 Ilmari Happala 卢欣祥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3. 赫尔辛基大学地质学,赫尔辛基00014,芬兰
4. 河南省地质研究所,郑州,45005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72043、40072064)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2003001)资助
摘    要:秦岭环斑结构花岗岩中的暗色包体主要为闪长质岩浆包体,SiO2(50%-62%)低,K2O Na2O(7.01%-9.4%) 高,里特曼指数(δ)为5-9,F、过渡性元素和稀土元素富集。包体和寄主岩石的主要氧化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稀土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相似,以及活动性组分、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和同位素特征等显示,寄主岩石和包体之间发生过明显的成分交换,这些成分在二者中大体上趋于平衡。这种特征表明,环斑结构花岗岩岩浆的形成至少与两种岩浆的混合有关。包体的(87Sr/86Sr)i较低(0.70514-0.70624)、εNd(t)值较高(-0.95--3.3)和富过渡性元素的特征揭示,形成包体的原始岩浆为起源于幔源的玄武质岩浆。包体和寄主岩石的关系显示岩浆的混合方式为基性岩浆注入到已经开始结晶的酸性岩浆。这些研究为环斑结构花岗岩是起源于地壳的酸性岩浆和起源于地幔的基性岩浆形成的混合岩浆结晶的产物提供了新证据;同时,也为环斑结构的混合成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关 键 词:岩浆包体  岩浆混合  成分交换  同位素均一化  环斑结构  秦岭造山带
文章编号:1000-0569/2005/021(03)-0935-46
收稿时间:09 10 2004 12:00AM
修稿时间:2004年9月10日

Genesis of mafic enclaves from rapakivi-textured granites in the Qinling and its petrological significance: evidence of elements and Nd, Sr isotopes
Wang XiaoXia;Wang Tao;Ilmari;Happala;Lu XinXiang.Genesis of mafic enclaves from rapakivi-textured granites in the Qinling and its petrological significance: evidence of elements and Nd, Sr isotopes[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5,21(3):935-946.
Authors:Wang XiaoXia;Wang Tao;Ilmari;Happala;Lu XinXiang
Abstract:
Keywords:Dioritic magmatic enclave  Hybrid magma  Sr and Nd isotope  Geochemistry  Rapakivi texture  Qinling orogenic belt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