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切开疗法与拖线疗法治疗淋巴结核窦道的临床效果比较
引用本文:靳汝辉,黄子慧,薛倩一,朱永康.切开疗法与拖线疗法治疗淋巴结核窦道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11):1332-1335.
作者姓名:靳汝辉  黄子慧  薛倩一  朱永康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南京 210029)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No. YB2017042); 南京市科技计划资金资助项目(No. 201503051); 江苏省“十二五”中医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 苏中医政[2013]30号); 南京市名中医工作室(夏公旭)(No. 宁卫中医〔2017〕8号)
摘    要:目的观察切开疗法与拖线疗法治疗淋巴结核窦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淋巴结核窦道患者随机分为切开组(30例)及拖线组(30例)。局部窦道疮面的处理,切开组用切开疗法治疗,拖线组采用拖线疗法治疗,隔日换药1次。治疗前,治疗后第14、28、42、56天分别记录分泌物(形质、色泽、量)、腐肉(量、腐脱程度)、肉芽(色泽、量)、上皮组织(量)、窦道长度及疮周情况(皮色、肿胀程度)等局部体征指标,按轻重程度计分,统计各时间点体征指标总积分,评判其改善情况;术后第56天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随访至术后3个月,观察窦道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4、28、42、56天主要体征指标评分降低(P<0.05),且第42、56天切开组较拖线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第56天切开组愈显率100%(30/30),高于拖线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29, P<0.05)。随访3个月,切开组平均窦道愈合时间(35.20±15.44)天,少于拖线组[平均窦道愈合时间(46.77±15.9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 P<0.05)。切开组复发率6.67%(2/30)较拖线组[复发率36.67%(11/30)]明显减少(χ2 =7.95, P<0.05)。结论在淋巴结核窦道的治疗中,切开疗法较拖线疗法具有愈合率高、 愈合时间短、复发率少的优势。

关 键 词:切开疗法    拖线疗法    淋巴结核窦道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