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淮南地区毛毕吸虫自然疫源地调查
引用本文:郭家,李朝品,王克霞.淮南地区毛毕吸虫自然疫源地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5):1849-1850.
作者姓名:郭家  李朝品  王克霞
作者单位:1. 淮南,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232001;齐齐哈尔医学院
2. 淮南,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232001
摘    要:目的 查清淮南地区是否存在毛毕吸虫,明确其流行的生态特征.调查人群尾蚴性皮炎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家鸭和野鸭粪便中的虫卵,用水洗沉淀法收集阳性鸭粪便中的虫卵;用直接压片法检查耳萝卜螺体内的尾蚴;用螺体内逸出的尾蚴感染雏鸭,23天后查虫卵;解剖阳性家鸭、野鸭、人工感染的雏鸭收集成虫,鉴定虫种.结果 家鸭毛毕吸虫卵阳性率为35.20%;野鸭毛毕吸虫卵阳性率为56.25%;耳萝卜螺体内毛毕吸虫尾蚴阳性率为1.03%;人工感染的雏鸭23天后可查到毛毕吸虫卵;解剖家鸭、野鸭、人工感染雏鸭可查到成虫,经鉴定为毛毕属吸虫成虫;人群中有尾蚴性皮炎的流行,感染率为71.74%.结论 淮南地区存在毛毕吸虫自然疫源地,其生活史可在耳萝卜螺、家鸭或野鸭体内完成,人群接触疫水可引起尾蚴性皮炎.

关 键 词:毛毕属吸虫  自然疫源地  尾蚴性皮炎
修稿时间:2006年9月1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