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物质组分对含油性的控制规律
引用本文:滕建彬,刘惠民,邱隆伟,张守鹏,郝运轻,田方,朱丽鹏,方正伟.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物质组分对含油性的控制规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26(1):80-87.
作者姓名:滕建彬  刘惠民  邱隆伟  张守鹏  郝运轻  田方  朱丽鹏  方正伟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沉积模拟与储层评价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勘探管理中心;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中国东部古近系陆相页岩油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下属02 课题“陆相页岩油储集空间与发育模式”(2014CB2391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开发目标评价”任务二“济阳坳陷泥页岩储集特征与发育规律研究”(2017ZX05049-004-002),中国石化科技重大专项“济阳坳陷油气聚集规律及精细评价关键技术”(ZDP17008)
摘    要:借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页岩油储层进行原油赋存状态和物质组分分析。荧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束缚型和游离型沥青分别选择性赋存于泥质纹层、碳酸盐纹层和裂缝内,泥质纹层作为生油的母质仓储,易于富集炭质沥青和沥青质沥青;碳酸盐纹层相对于泥质纹层具有更优越的储集空间,易于富集胶质沥青和油质沥青,更易流动的油质沥青则汇集到裂缝内。研究发现,方解石脉本质上是一种接近于完全充填的裂缝表现形式,总结出4个亮晶方解石脉体的识别标志,其中轴愈合线附近的方解石晶间孔和未愈合缝可以作为油质沥青的运移通道。页岩油储集空间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岩石结构与构造及物质组分,矿物组分差异和有机质热演化是页岩油储集空间和含油性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受此影响,泥页岩储集性表现为:(1)纹层状泥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2)碳酸盐含量高的泥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3)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泥页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

关 键 词:页岩油  原油赋存状态  方解石脉  物质组分  有机质热演化

Control law of material components of shale oil reservoir on oil-bearing characteristics in Jiyang Depression
TENG Jianbin,LIU Huimin,QIU Longwei,ZHANG Shoupeng,HAO Yunqing,TIAN Fang,ZHU Lipeng and FANG Zhengwei.Control law of material components of shale oil reservoir on oil-bearing characteristics in Jiyang Depression[J].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19,26(1):80-87.
Authors:TENG Jianbin  LIU Huimin  QIU Longwei  ZHANG Shoupeng  HAO Yunqing  TIAN Fang  ZHU Lipeng and FANG Zhengw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