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微球-CO2复合驱的适应性
引用本文:邹积瑞,岳湘安,邵明鲁,王励琪.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微球-CO2复合驱的适应性[J].油田化学,2020,37(1):73-79.
作者姓名:邹积瑞  岳湘安  邵明鲁  王励琪
作者单位: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3.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University of Aberdeen King’s College,UK AB24 3FX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低渗/致密油藏高效开采与提高采收率新技术”(项目编号2017ZX05009-00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16ZX0505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致密油储层提高采收率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334007
摘    要:高温高盐非均质油藏调剖困难,高含水期无效水循环严重。本文以二乙烯苯、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方法通过调整脱水山梨醇油酸脂的量制备了粒径为2.89数57.05μm的聚(二乙烯苯-丙烯酰胺)耐温耐盐微球。考察了合成聚合物微球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在水中的分散性、膨胀性及长期热稳定性,并进行了注入封堵性实验和驱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二乙烯苯-丙烯酰胺)微球的耐温可达370℃,在2.69×10~5mg/L矿化度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90℃下粒径为10.81μm的聚合物微球24 h后膨胀率为12.85%,且具有长期热稳定性。在高温高盐环境下,粒径为10.81μm的聚合物微球在渗透率1700×10~(-3)μm~2的岩心中有良好的注入性和封堵性;水驱后,微球调剖+CO_2驱的注入方式能更高效发挥微球的"调"和CO_2"驱"的作用,驱油效果优于直接CO_2驱和微球调剖+水驱,可以在高含水期提高原油采收率22.65%,高温高盐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有必要进行"聚合物微球调剖+CO_2驱"复合作业来提高采收率。图22表2参29

关 键 词:采收率  高温高盐  调剖  聚合物微球  二氧化碳

Adaptability of Polymer Microsphere-CO2Composite Flooding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Reservoir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