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伴上皮成分恶变的乳腺叶状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引用本文:崔力方,张继新,昌红,赵宏禹,李曌,曲从玲,钟定荣.伴上皮成分恶变的乳腺叶状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1).
作者姓名:崔力方  张继新  昌红  赵宏禹  李曌  曲从玲  钟定荣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摘    要:目的探讨伴有上皮成分恶变的乳腺叶状肿瘤(PTs)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5例伴有上皮成分恶变的乳腺PTs,采用SMA、vimentin、CD34、bcl-2、Ki-67、ER、PR、CK5、p63、E-cadherin和p120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伴上皮成分恶变的PTs均为女性,年龄26~58岁(中位年龄53岁),均以原有肿物短期内迅速增大而手术治疗。镜下表现为纤维上皮性肿瘤,上皮成分恶变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DCIS)3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及小叶原位癌(DCIS和LCIS)1例,小叶原位癌及浸润性小叶癌(LCIS和ILC)1例;间质成分为良性PTs 2例,交界性PTs 3例。免疫组化示恶变的上皮成分弥漫ER、PR(+),DCIS显示Ecadherin、p120膜(+),CK5(-);LCIS显示p120浆(+),E-cadherin(-)。PTs间质成分SMA和CD34均(+),2例bcl-2(+)。随访4~72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伴上皮成分恶变的乳腺PTs罕见,癌的免疫组化表达与普通型乳腺癌一样,但PTs内癌的预后稍好,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