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景观遗传学的滇金丝猴栖息地连接度分析
作者姓名:薛亚东  李丽  李迪强  吴巩胜  周跃  吕玺喜
作者单位: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2. 云南财经大学全球变化与流域管理中心,昆明,65022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2007BAC03A08-5); 林业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2008BADB0B02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SIS584763SN:31100351)
摘    要:结合景观遗传学,应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对物种栖息地进行连接度分析,能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更加真实准确及可实践操作的指导。选取滇金丝猴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结合景观遗传学,应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对其栖息地进行了连接度和潜在扩散廊道分析。并且通过连接度的分析和制图绘制出了更为准确的种群间潜在扩散廊道,确定了受人工障碍影响的廊道及敏感区域。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5个亚群中,仅S3亚群内的5个猴群保持着较好的连接度,总体来说,各亚群内的连接度相对于各亚群间连接度保持的较好。除S3亚群中猴群间的潜在扩散廊道较为理想外,其余种群间的潜在扩散廊道均受人工斑块的影响,多数廊道被人工障碍阻断,或面临即将被阻断的情况,对于滇金丝猴的扩散交流影响较大。敏感区域多集中在中南部的3个亚群间,这些敏感区域应作为景观恢复及保护区规划的重要优先区域。

关 键 词:景观遗传学  连接度  潜在廊道  栖息地  滇金丝猴
收稿时间:2011-04-22
修稿时间:2011-07-1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