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辽河断陷曙光古潜山古生代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演化
作者姓名:魏喜  祝永军  赵国春  宋柏荣  王云喆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2.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南海油气勘探分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 3.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 124010; 4. 吉林油田采油二厂,吉林松源 131200
摘    要:辽河断陷曙光古潜山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砂岩;储集空间主要是次生成因的,包括孔洞和缝隙。古潜山中、高潜山带具有"上缝下孔"的特征,即上部以构造裂缝为主,溶蚀孔隙不发育;下部在裂缝发育的基础上,出现大量溶蚀孔、洞。低潜山带也存在裂缝和次生孔隙发育带,但深度大于中、高潜山带。潜山储层的这种分布与下列因素有关:(1)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地壳抬升、走滑挤压造山和风化剥蚀产生大量溶洞、溶孔和裂缝;(2)新生代以来的走滑伸展作用使曙光古潜山储层逐渐埋到地下,产生一定的新裂缝;(3)上覆地层的持续沉积埋藏成岩作用使潜山已有孔缝得到再分配和改造。

关 键 词:储层  孔隙特征  孔隙演化  古生代  曙光古潜山  辽河断陷  
文章编号:0253-9985(2004)04-0467-05
收稿时间:2004-07-20
修稿时间:2004-07-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