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引用本文:陈志云,马利,李玉珠,李敬红.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病案,2004,5(7):F002-F002,M002.
作者姓名:陈志云  马利  李玉珠  李敬红
作者单位:650032,昆明市,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
摘    要:生物体都有24小时的生物节律,人类的血压也一直在波动着,其变化有明显的昼夜波动特征1],正常人凌晨6:00 8:00血压急骤上升,白昼血压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下午4:00-6:00血压又上升,而后又缓慢下降趋势,0:00-3:00血压处于最低谷,以后又呈上升倾向,一般以夜间血压比白天下降幅度≥10%,表示血压昼夜节律正常,呈双峰一谷型,称之为"勺型"血压.这种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适用机体的活动和保护心血管正常结构与功能是有益的.若夜间血压下降的趋势变小,全天血压曲线趋于平缓,夜间下降<10%,表示昼夜节律异常,称之为"非勺型"血压.血压的波动受体力、脑力活动改变的控制,并受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昼夜节律性变化的影响,还受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调控.

关 键 词: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应用  靶器官损害  降压药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