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日本鳗鲡IFN-γ基因的鉴定、表达模式及启动子活性分析
引用本文:彭喜霞,黄贝,段利朋,李春艳,梁英,聂品,黄文树.日本鳗鲡IFN-γ基因的鉴定、表达模式及启动子活性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7,41(3):589-602.
作者姓名:彭喜霞  黄贝  段利朋  李春艳  梁英  聂品  黄文树
作者单位: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2.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 36102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3.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 361021;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厦门 361021;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厦门 3610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2329、31174238和U120512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J05042、2012J06008和JK2014026),鳗鲡工程中心科研基金资助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402329
摘    要:为揭示鱼类IFN-γ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中克隆获得了IFN-γ基因, 命名为AjIFN-γ。AjIFN-γ具有脊椎动物IFN-γ的典型特征: 包括4外显子/3内含子的基因结构、C端的IFN-γ特征性氨基酸基序和1个核定位信号, 以及6个α-螺旋反向平行构成的二级结构。AjIFN-γ在日本鳗鲡所有组织中均低水平转录表达, 其中肝脏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皮肤和头肾。Poly I:C刺激和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均可显著诱导AjIFN-γ在鳃、头肾、体肾和(或)脾脏中的转录表达, 表明AjIFN-γ能够参与日本鳗鲡抗菌和抗病毒的免疫过程。此外, 研究还克隆了AjIFN-γ基因的5′调控区序列共1536 bp, 并构建了一系列Aj IFN-γ 5′调控区删节突变体, 分析其启动子活性, 结果表明, 上游–240/+136区域中含有起始AjIFN-γ转录的关键启动子调控元件, –1062/–814区域存在转录的正调控元件, 而–1252/–1062区域存在转录的负调控元件。上述结果进一步丰富了鱼类IFN-γ的基础知识。

关 键 词:IFN-γ    日本鳗鲡    转录表达    启动子
收稿时间:2016-05-18

CHARACTERIZATION,EXPRESSION PATTERN AND PROMOTER ACTIVITY ANALYSIS OF INTERFERON-GAMMA IN JAPANESE EEL,ANGUILLA JAPONIC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