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协同创新模式与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
引用本文:林青宁,毛世平.协同创新模式与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6):84-92.
作者姓名:林青宁  毛世平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效率研究”(71373263),“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视角”(71673275);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我国上市公司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ASTIP-IAED-2018-05).
摘    要:以我国农业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2015年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基于研发禀赋结构的动态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不同类型协同创新模式对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协同创新模式对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基于研发禀赋结构的“双门槛效应”.前期创新能力显著影响农业科研院所本期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以及研究生学历研发人员能显著提高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当农业科研院所处于合理的研发禀赋结构区间时,合作创新模式、外向开放式创新模式以及创新联盟模式对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研发禀赋结构不合理时,创新联盟模式对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无显著影响;当处于“低研发经费—高研发人员”研发禀赋结构区间时,农业科研院所选择合作创新模式以及外向开放式创新模式可以提高其创新能力.

关 键 词:合作创新  开放式创新  创新联盟  创新能力  研发禀赋结构  门槛回归
点击此处可从《研究与发展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研究与发展管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