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挑战与希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vs人体免疫
引用本文:张学秀,徐向升,张政,王福生.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挑战与希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vs人体免疫[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7).
作者姓名:张学秀  徐向升  张政  王福生
作者单位:1. 北京大学解放军三〇二医院教学医院 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北京,100039
2.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北京,100039
3. 北京大学解放军三〇二医院教学医院 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
摘    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经典标志物,1963年由Blumberg教授首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发现,开始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澳抗,Au Ag),于1974年被正式命名为HBsAg1,2]。HBsAg的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Blumberg教授并因此项发现荣获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距HBsAg的发现至今已经有50年的历史,最初其仅被应用于诊断HBV感染,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发现HBsAg有更为重要的病理意义和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HBsAg越来越为肝病学家所重视。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