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5·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以都汶公路沿线为例
引用本文:庄建琦,崔鹏,葛永刚,朱颖彦,刘应辉,裴来政."5·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以都汶公路沿线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Z2).
作者姓名:庄建琦  崔鹏  葛永刚  朱颖彦  刘应辉  裴来政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3.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73010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 
摘    要:选择地震极重灾区(都汶公路沿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数据,采用信息量方法,分析地震崩塌滑坡对影响因子的敏感性,结合GIS技术评价地震崩塌滑坡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都汶公路沿线最利于地震崩塌滑坡的条件为:(1) 坡度:大于35°;(2) 坡向:E,ES和S坡向;(3) 坡面粗糙度:大于1.15;(4) 距断层距离:5~20 km;(5) 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6) 地层岩性:元古代闪长岩、元古代斜长花岗岩、元古界玄武岩、安山岩、石炭系灰岩、泥灰岩和志留系灰绿色千枚岩及石灰岩,尤其是元古界玄武岩和安山岩.利用信息量综合因子叠加技术,对研究区域崩塌滑坡体进行危险性评价,并将其分为极高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以及基本无危险区.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大部分处于中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极高度危险区,三者面积占总面积的70.34%,其中极高度危险区占到总面积的19.15%,范围较大,在公路修复和重新规划建设中应加强预防这些区域发生崩塌滑坡;基本无危险区范围较小,仅占总面积的11.81%;在分布特征上,极高度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映秀至草坡河段上,草坡河至汶川段大部分处于轻度危险区及以下.研究结果可为震后公路恢复、重建及灾区重建提供科学指导与技术支持.

关 键 词:边坡工程  "5·12"汶川地震  崩塌滑坡  都汶公路  信息量法  危险性评价

RISK ASSESSMENT OF COLLAPSES AND LANDSLIDES CAUSED BY 5.12 WENCHUAN EARTHQUAKE-A CASE STUDY OF DUJIANGYAN-WENCHUAN HIGHWAY
ZHUANG Jianqi,CUI Peng,GE Yonggang,ZHU Yingyan,LIU Yinghui,PEI Laizheng.RISK ASSESSMENT OF COLLAPSES AND LANDSLIDES CAUSED BY 5.12 WENCHUAN EARTHQUAKE-A CASE STUDY OF DUJIANGYAN-WENCHUAN HIGHWAY[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0,29(Z2).
Authors:ZHUANG Jianqi  CUI Peng  GE Yonggang  ZHU Yingyan  LIU Yinghui  PEI Laizh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