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周峰,施洪超,周俊山,陈骅.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7):137-140.
作者姓名:周峰  施洪超  周俊山  陈骅
作者单位: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摘    要:目的 评估颈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并分析一些再狭窄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s)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了50例在笔者医院行CAS的患者,收集并分析与支架内狭窄可能相关的临床,影像和手术操作等资料,平均随访2.8年.结果 50例患者中男性占72%(36/50);平均年龄63.1±8.3岁,52处狭窄病变放置60枚支架,术后发生ISRS 7例(13.46%),其中置入两枚支架者ISRS 50%(4/8),置入一枚支架者ISRS 6.82%(3/44)(P<0.05);术后有残余狭窄ISRS 45.45%(5/11),无残余狭窄ISRS 4.88%(2/41)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与置入支架数量及术后残留狭窄相关(P<0.05).结论 支架置人数量和支架术后残余狭窄可能是ISR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狭窄病变选择适宜的支架以及尽量减少支架后残余狭窄对防止术后再狭窄至关重要.

关 键 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Risk Factors of In-stent Restenosis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
Abstract:
Keywords:Carotid artery angioplastyand stenting  In-stent restenosis  Risk factor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