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小兴安岭地区环境中的重金属
引用本文:刘玉青,王晓君,张丽萍.小兴安岭地区环境中的重金属[J].环境工程学报,1989(3).
作者姓名:刘玉青  王晓君  张丽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刘玉青,王晓君),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张丽萍)
摘    要:小兴安岭地区人烟稀少,植被发育较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1984年我们对该区土壤、植物、水体中Fe、Mn、Zn、Cr、Cu、Co、Cd、As、Ni、Pb10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不同环境要素之间以及沉积物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 一、小兴安岭地区环境中的重金属 本文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土壤、植物和水体中的重金属,土壤主要是暗棕色森林土,植物采用本区优势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eus mongolica)、糠椴(Tiliamand shurica)和兴安白桦(Betula plalyphylla),水体包括河水和河底沉积物.为了研究土壤与植物中元素含量关系,土壤和植物同步采样。 1.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暗棕色森林土是重要的林业土壤资源,在小兴安岭地区,其分布面积约占土壤总面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