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纳米纤维状白炭黑的孔隙特征
引用本文:王丽娟,鲁安怀,王长秋,郑喜珅,赵东军,刘瑞.纳米纤维状白炭黑的孔隙特征[J].地质学报,2006,80(4):490.
作者姓名:王丽娟  鲁安怀  王长秋  郑喜珅  赵东军  刘瑞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00871,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083,100871,100871,100871,100871,100871
摘    要:在与传统白炭黑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利用TEM和氮吸附法对纳米纤维状白炭黑(MLD为92.73%)进行研究,主要讨论了纳米纤维状白炭黑多孔结构的成因、孔径大小、孔分布及孔类型等特征分析表明:纤蛇纹石中氢氧镁石八面体层被酸溶蚀和硅氧四面体层的塌陷是导致这种白炭黑具有多孔纳米纤维结构的直接原因。这种白碳黑的长度为微米级或纳米级,其孔隙以小于6.5nm的中孔为主,其中又以孔径2.1nm和3.8nm处的孔隙数量最多。它有两种孔隙类型:纤维上的孔隙和纤维的堆积孔隙。纤维上的孔隙包括SiO2微粒间的孔隙、其聚结体间的孔隙、残余纳米管的管道和毛细…

关 键 词:孔隙特征  白炭黑  纤维状  纳米级  多孔结构  孔径大小  孔隙类型  硅氧四面体  氮吸附法  纤维结构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