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超重和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的危险因素研究
引用本文:汤爱梅,汤涌泉,朱艳丽,谷奇,谭娟,李月娥,许媛媛,王婕,周文娣.超重和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的危险因素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2):284-289.
作者姓名:汤爱梅  汤涌泉  朱艳丽  谷奇  谭娟  李月娥  许媛媛  王婕  周文娣
作者单位:1. 徐州医科大学淮安临床学院儿科;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儿科
摘    要:目的:通过对超重和肥胖并发性早熟儿童的临床特征和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分析,探讨超重和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92例性早熟的超重、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体格生长指标,检测性激素水平和代谢指标,采用调查问卷询问父母喂养和养育方式及生活习惯等,以同期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淮安临床学院门诊的42例性发育正常的超重、肥胖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1)超重、肥胖并发性早熟儿童体重指数(BMI)、BMI-标准差评分(SDS)、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较对照组低,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SDS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中枢性性早熟(CPP)组的2岁内进食豆制品、母乳喂养≤6月、开灯睡觉及母亲初潮≤13岁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母乳喂养≤6月及母亲初潮≤13岁是超重、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BMI-SDS、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与超重、肥胖儿童性早熟的发生并非正相关关系,改变婴幼儿的喂养和生活方式对预防超重、肥胖儿童并发性早熟有临床价值。

关 键 词:性早熟  超重  肥胖  儿童  危险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