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滇西北深纹核桃(Juglans sigillata)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引用本文:肖良俊,陈少瑜,宁德鲁,吴涛,贺娜.滇西北深纹核桃(Juglans sigillata)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4).
作者姓名:肖良俊  陈少瑜  宁德鲁  吴涛  贺娜
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木本油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揭示滇西北深纹核桃(Juglans sigillat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区域深纹核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滇西北13个群体共332份深纹核桃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分子方差分析(AMOVA)揭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状况;用Mantel检验估算群体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1)滇西北13个核桃群体的期望杂合度介于0.456 5~0.630 0之间,平均为0.528 6;Shannon信息指数介于0.852 9~1.336 7之间,平均为1.026 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442 1~0.622 5之间,平均为0.528 6,遗传多样性属于中等水平,遗传多样性呈由西北群体(迪庆和怒江)向东南群体(丽江和大理)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2)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01 1,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AMOVA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群体内的分化是该区域种质资源变异的主要来源。(3) UPGMA聚类结果显示:13个群体在遗传一致度为0.85时被聚成了4组;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显著(r=0.644 1,P=0.002 0)。【结论】长期的自然选择及人为影响,导致了滇西北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特有的分布格局,该区域核桃资源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资源选育和保护时,在选择遗传多样性高的群体基础上,应侧重于群体内家系和单株的选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