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土壤中微塑料对陆生植物的毒性及其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刘微  李宇欣  荣飒爽  汪晚晴  王鑫鑫  郭嘉朋  韩冰  王树涛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保定 071000;河北大学生态环境系, 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保定 071000;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保定 071000;河北省山区农业技术创新中心, 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山区研究所, 保定 071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369);河北大学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项目(DXK201907)
摘    要:微塑料(MP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自2004年被英国科学家提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土壤作为微塑料的重要聚集地,随农田灌水和翻耕等农业操作的进行,微塑料污染范围和积累量不断扩大并对陆生植物产生多种毒性,且由于其粒径小、难降解和吸附能力强的特点给土壤微塑料污染治理带来了较大挑战.从微塑料的直接和间接毒性及其与其他污染物结合时产生的联合毒性这3个方面综述了微塑料对陆生植物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微塑料存在对植物造成机械损伤、诱导植物产生氧化应激、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导致植物生长和植物组织代谢受阻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基于当前研究阐述了微塑料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降解机制:微塑料的物理和化学降解主要通过改变微塑料的粒径大小和表面性质并产生中间产物;而更小粒径微塑料及其中间产物可以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这3种因素同步影响下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但该过程极其复杂和缓慢.最后,对微塑料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可为未来微塑料的陆地生态系统领域研究重点和污染控制提供资料借鉴.

关 键 词:土壤  微塑料(MPs)  陆生植物  降解  微塑料的毒性
收稿时间:2022-10-18
修稿时间:2023-01-15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