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麻醉因素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题录
引用本文:张惟惟,刘天龙,王冬,周海娇,张丽伟,阎文军.麻醉因素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题录[J].中华麻醉学杂志,2023(10).
作者姓名:张惟惟  刘天龙  王冬  周海娇  张丽伟  阎文军
作者单位:1. 甘肃省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2.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药剂科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1JR7RA675);
摘    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 年龄40~70岁, BMI 18~29 kg/m2, ASA分级Ⅱ或Ⅲ级,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 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至术毕;C组于相同时点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采用氢吗啡酮、氟比洛芬酯和甲氧氯普胺行PCIA;VAS评分>3分时, 口服羟考酮补救镇痛。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1)、气腹建立后10 min(T2)、肿物切除后即刻(T3)、手术结束前30 min(T4)和手术结束后1 h(T5)时,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于术后1~6 d时使用I-FEED评分系统评估胃肠道功能。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3 d内补救镇痛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 D组T3~T5时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降低, 术后3~5 d时I-FE...

关 键 词:右美托咪啶  麻醉    全身  腹腔镜检查  结肠肿瘤  胃肠疾病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