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ENSO对中国夏季降水可预测性变化的研究
引用本文:高辉, 王永光. 2007: ENSO对中国夏季降水可预测性变化的研究. 气象学报, (1): 131-137. DOI: 10.11676/qxxb2007.013
作者姓名:高辉  王永光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基金
摘    要:众多研究表明,ENSO对东亚夏季风尤其是中国夏季降水存在很大影响,已成为中国夏季降水首要的预测因子.传统的预测模型认为,当前期ENSO为暖位相状态时,夏季中国主要雨带位置偏南,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反之,当前期ENSO为冷位相状态时,夏季中国主要雨带位置偏北,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基于1951-2003年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和同时段的NOAA ERSST海表温度资料,讨论了中国夏季降水和前冬Nino3区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近20年来二者相关性已大大衰减.作为中国夏季降水的主要预测指标,ENSO的指示意义也相应减弱.在1951-1974年,依据前冬Nino3区SSTA预测夏季降水符号准确率在67%以上的站数有43站,但在1980-2003年,同样准确率的站数只有15站.在前一个研究时段,这43站呈区域性分布于东北地区、黄河和长江流域,但后一个研究时段内的15站分布分散,不利于区域性预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当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时,华北和江南南部的多数测站夏季降水偏多,淮河流域降水偏少,同时梅雨开始偏晚.反之,当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时,华北和江南南部夏季降水易偏少,淮河流域降水则偏多,同时梅雨开始偏早.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上述对应关系较难成立.因此,在汛期预测业务中参考ENSO的作用时必须充分考虑年代际背景的差异.

关 键 词:ENSO   中国夏季降水   梅雨.
收稿时间:2005-11-03
修稿时间:2005-11-0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