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褐飞虱基因BphMIF1克隆及表达分析
引用本文:叶穗,冯佩,钟肖,马琪琪,曾曼,齐静雯,王香萍,杨亚珍,张建民.褐飞虱基因BphMIF1克隆及表达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0,57(3):632-639.
作者姓名:叶穗  冯佩  钟肖  马琪琪  曾曼  齐静雯  王香萍  杨亚珍  张建民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434025
摘    要:【目的】克隆水稻重要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唾液蛋白基因BphMIF1,探析BphMIF1在响应褐飞虱取食过程中的表达谱。【方法】采用RT-PCR法克隆了褐飞虱唾液蛋白基因BphMIF1,测序后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褐飞虱1-5龄若虫及成虫以及不同成虫虫体部位BphMIF1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同时对BphMIF1进行了原核表达分析。【结果】克隆得到BphMIF1基因,编码119个氨基酸。qPCR结果表明BphMIF1基因在若虫4龄期表达会迅速上调,在成虫的头、胸、腹均有表达,以腹部表达量最高。原核表达结果显示褐飞虱BphMIF1基因以0.5mmol?L-1的IPTG作为诱导浓度,诱导时间为4h表达效果较好。【结论】BphMIF1基因在褐飞虱成虫头、胸、腹部均有表达,在若虫不同发育历期其表达量有所差异且在4龄若虫时期表达量有显著上调。该结果可为BphMIF1在褐飞虱取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关 键 词:褐飞虱  BphMIF1  qPCR  原核表达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