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生物节律研究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张洪钧.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生物节律研究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2020,32(7):683-691.
作者姓名:张洪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200031;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20121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定向征集项目
摘    要:生物钟是机体统筹并协调行为、生理,及生化等过程,确保机体符合每天24小时日夜循环规律的计时机制。外界环境与机体内部生物钟的不同步与失调经常会对健康造成有害的后果。许多动物模型的验证指出生物钟打乱会导致肿瘤、代谢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生物钟紊乱与衰老慢病的显著关联提示了生物节律相关干预对多种疾病极具应用潜力,而这些转化应用与发展在老龄化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显得更为迫切。由于小鼠与人在代谢速率与认知行为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发展并研究昼行性的非人灵长类模型对节律紊乱相关慢病的干预与临床转化极为重要,同时有助于对时间生物学的进一步理解。

关 键 词:生物钟  生物钟紊乱  衰老相关慢病  非人灵长类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