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4-氯-2-(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苯酚铜(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引用本文:寇莹莹,任相浩.4-氯-2-(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苯酚铜(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J].无机化学学报,2017,33(8):1429-1434.
作者姓名:寇莹莹  任相浩
作者单位: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100044,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100044
基金项目:北京建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No.00331614012)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6年度科技计划一般项目(No.KM201610016006)资助。
摘    要:利用菲咯啉酮衍生物4-氯-2-(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苯酚(HL)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单核铜配合物Cu(L)(5-Cl-sal)(DMF)]ClO_4·DMF(5-Cl-Hsal=5-氯-水杨醛),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CT-DNA结合,结合常数为1.02×10~3 L·mol~(-1)。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淬灭EB-DNA复合物的荧光,表观键合常数为4.37×10~5L·mol_(-1),略小于经典键合常数107 L·mol~(-1)。淬灭机理为动态淬灭。凝胶电泳实验研究表明配合物在H_2O_2存在下可将pBR322质粒DNA切割为开环缺口型DNA和线型DNA,配合物浓度越大,切割效果越好。机理研究显示,配合物切割DNA的反应是由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_2)作为活性物种的氧化切割过程。

关 键 词:单核  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  断裂
收稿时间:2017/3/12 0:00:00
修稿时间:2017/6/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