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优化采集时间窗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卓,王征,洪楠,张卓璐.优化采集时间窗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2019,34(9):984-988.
作者姓名:刘卓  王征  洪楠  张卓璐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44
摘    要:【摘要】目的:确定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最佳重建期相,优化采集时间窗。评价优化采集时间窗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400例受检者(A组)行全心动周期(0~100% RR间期)采集时间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确定最佳重建期相。优化采集时间窗设置为最佳重建期相的95%置信区间,即平均值±标准差×2。比较优化采集时间窗扫描模式(B组,400例)与全期相扫描模式(A组)的心率、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率<61bpm者纳入低心率组(A1、B1);心率介于61~75bpm者纳入中心率组(A2、B2);心率>75bpm者纳入高心率组(A3、B3)。A1组最佳重建期相(76±3)%RR间期(95%置信区间70%~82%)。A2组最佳重建期相(44±3)%及(76±3)% RR间期(95%置信区间:38%~50%及70%~82%)。A3组最佳重建期相(48±5)%RR间期(95%置信区间38%~58%)。A、B两组的心率[A组为(70.54±13.06)bpm,B组为(70.38±13.05)bpm)]、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为(1.52±0.65)分,B组为(1.51±0.63)分]、信噪比(A组为15.76±3.70,B组15.66±4.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1组[(36.73±14.39)mGy]与B1组[(7.13±2.53)mGy]、A2组[(27.57±11.69)mGy]与B2组[(12.13±3.39)mGy]、A3组[(25.55±10.33)mGy]与B3组[(7.74±3.13)mGy]之间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于低、中、高心率受检者,优化采集时间窗扫描模式与全心动周期扫描模式相比,辐射剂量分别降低了81%、56%、70%。结论:慢心率者冠脉最佳成像时间位于舒张中末期,高心率者位于收缩末期;中心率者位于收缩末期或舒张中末期。优化采集时间窗,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曝光时间从而降低辐射剂量。

关 键 词:心率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