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银辉,付小兵,孙同柱,陈伟,邢峰,黎君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7):407-410.
作者姓名:杨银辉  付小兵  孙同柱  陈伟  邢峰  黎君友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烧伤研究所基础所,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9900054);全军医学科研"十·五"计划面上项目(No.01M211)
摘    要:目的:观察给予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后大鼠肠道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42/p44MAPK)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外源性bFGF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夹闭造成肠道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FGF抗体预处理组及bFGF治疗组,各组分别于缺血45分钟及再灌注后2、6、24和48小时活杀动物,取血及小肠组织标本,检测血浆中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及组织中磷酸化p42/p44MAPK的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活p42/p44MAPK信号转导途径,磷酸化p42/p44MAPK在小肠的绒毛及隐窝部的上皮细胞及绒毛的基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bFGF抗体预处理组相比,bFGF治疗组磷酸化p42/p44MAPK的表达被快速激活,于再灌注后2小时即达高峰,而其它2组在6小时达峰值,血浆DAO变化及HE染色显示,再灌注后6小时肠屏障功能损伤最严重,而bFGF治疗组损伤在伤后48小时较其它2组有所减轻。结论:I-R损伤可激活p42/p44MAPK信号转导途径,而外源性bFGF可使p42/p44MAPK表达的峰值提前,提示bFGF对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信号转导途径p42/p44MAPK的早期激活有关。

关 键 词:肠道  缺血再灌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文章编号:1003-0603(2002)07-0407-04
修稿时间:2002年3月1日

Effect of exogenous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n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after gu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Abstract:
Keywords:intestin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p42/p44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