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浅论张仲景之“少阳脉”
引用本文:王超,宋佳,刘旎,张林.浅论张仲景之“少阳脉”[J].环球中医药,2019,12(6):909-911.
作者姓名:王超  宋佳  刘旎  张林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摘    要:古人言“脉可通神”,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黄帝内经》出发,追溯中医脉诊由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的脉诊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索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使用的诊脉方式及具体脉诊部位。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历代医家对“少阳脉”的具体位置的提出与探讨;现代临床上“少阳脉”的诊断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认为张仲景“少阳脉”的具体位置为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少阳脉对于小便不利、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有诊断意义。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关 键 词:脉诊  张仲景  少阳脉  伤寒论  辨诊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