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青霉素过敏休克机制的实验研究 Ⅰ.动物过敏休克模型及肥大细胞脱粒反应的观察
引用本文:段民江,马统勋,张启堂,鲍梦周,岳景丽.青霉素过敏休克机制的实验研究 Ⅰ.动物过敏休克模型及肥大细胞脱粒反应的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4).
作者姓名:段民江  马统勋  张启堂  鲍梦周  岳景丽
作者单位:河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河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河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河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河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摘    要:1.本文报告了青霉素过敏休克机制的实验研究,主要观察了动物过敏休克模型的建立及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2.实验证明,青霉噻唑蛋白为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使豚鼠致敏后用青霉噻唑蛋白1~2mg或含杂质的青霉素G10万单位作为抗原心内注射进行攻击,动物立即出现比较典型的休克症状;死后剖验,心脏停止于舒张状态,两肺呈严重肺气肿,组织镜检心、肝及肾等组织也呈休克的病理改变。3.体外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粒反应的被动免疫实验证明,致敏豚鼠血清加不同抗原在体外对肥大细胞脱粒反应有明显影响,如青霉噻唑蛋白使肥大细胞脱颗粒为82.3%,青霉素G为76.7%,青霉素聚合物为83.9%,正常对照者仅为19.4%,此种反应是青霉素过敏休克时介质释放的前提条件。4.本文并对青霉素过敏休克机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以及过敏休克模型建立进一步改进,进行了讨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