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陆相页岩含油性的化学动力学定量评价方法
引用本文:马晓潇,黎茂稳,蒋启贵,钱门辉,李志明,庞雄奇.陆相页岩含油性的化学动力学定量评价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26(1):137-152.
作者姓名:马晓潇  黎茂稳  蒋启贵  钱门辉  李志明  庞雄奇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典型盆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选区与目标评价”(2017ZX05049-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富有机质页岩形成地质模式研究”(33550007-17-ZC0613-0041)
摘    要:细粒岩石中含油性和烃类可动性评价是页岩油气勘探选区和目标评价的重要依据。实验室开放热解技术是常规烃源岩品质和油气资源量评价的主要手段。页岩油勘探开发重点为页岩储层中的可动资源,常规Rock-Eval热解法获得的主要参数不能直接用于页岩油气资源评价。通过常规热解法的改进和数据处理流程的优化,提出了一系列页岩含油性和可动性评价新方法,包括利用单一升温速率热解数据获取非均质页岩系统生烃化学动力学参数,利用热解数据判识和定量扣除富有机质页岩中运移烃,页岩总含油量的单步热解法及其与两步热解法的比较分析,以及利用常规热解曲线信息确定游离烃组分。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济阳坳陷和潜江凹陷页岩含油性分析和运移烃识别等方面,大大地提高了页岩含油性定量评价结果的针对性,有利于准确圈定页岩油原地资源量和伴生的常规圈闭资源量。

关 键 词:岩石热解  化学动力学  陆相页岩  含油性  运移烃  可动性  非均质性  资源潜力

Chemical kinetic model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oil-bearing property of lacustrine shale
MA Xiaoxiao,LI Maowen,JIANG Qigui,QIAN Menhui,LI Zhiming and PANG Xiongqi.Chemical kinetic model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oil-bearing property of lacustrine shale[J].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19,26(1):137-152.
Authors:MA Xiaoxiao  LI Maowen  JIANG Qigui  QIAN Menhui  LI Zhiming and PANG Xiongq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