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不同杂种世代的染色体及性状分离特点
引用本文:王玉海,王黎明,鲍印广,崔法,郝元峰,宗浩,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不同杂种世代的染色体及性状分离特点[J].作物学报,2009,35(7):1261-1267.
作者姓名:王玉海  王黎明  鲍印广  崔法  郝元峰  宗浩  李兴锋  高居荣  王洪刚
作者单位:1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2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泰安271018;3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泰安分中心,山东泰安271018;4枣庄学院,山东枣庄277100;5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为探讨偏凸山羊草-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以SDAU18和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及其9个杂种世代为材料,分析不同自交和回交世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特点。结果表明,随自交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更快趋近普通小麦的42条,至F5和BC3F1代,染色体数目为42的植株已分别达93.9%和92.0%。与自交世代相比,回交后代减数第一分裂中期的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构型较为简单,回交次数过多不利于外源染色体与普通小麦染色体发生重组,一般应以回交2~3次为宜;随自交和回交世代的增进,杂种的育性提高,至F3和BC2F1代育性基本稳定。在不同杂种世代可分离出具有矮秆、大穗、大粒、对白粉病、条锈病免疫或高抗及外观品质优良的变异类型,以F3和BC1F1代的变异类型最丰富。

关 键 词:偏凸山羊草  柱穗山羊草  双二倍体  小麦  杂种后代  染色体分离
收稿时间:2008-11-28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