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下荆江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胜琪,夏军强,邓珊珊,李志威.下荆江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J].泥沙研究,2023(2):9-16.
作者姓名:刘胜琪  夏军强  邓珊珊  李志威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三峡水库运用后下荆江急弯段出现“凸冲凹淤”现象,研究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2002年、2011年和2016年实测地形,采用Delft 3D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上游来流为5 000 m3/s、10 000 m3/s和20 000 m3/s流量的七弓岭急弯段水流特性,探讨河床形态调整对弯道段流速分布与二次流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七弓岭急弯段2002年至2016年的水流动力轴线大幅左摆,三种流量级条件下分别左摆1 160 m、1 130 m和900 m;水流冲刷动力在凸岸增强,凹岸减弱。这三年的凸岸侧垂线平均流速最大值依次为1.24 m/s、1.91 m/s和1.66 m/s。凹岸侧最大流速依次为2.55 m/s、0.97 m/s和0.80 m/s。七弓岭弯顶上游的断面平均环流强度递减,凹岸沙洲的二次流已非常微弱,导致泥沙淤积。

关 键 词:急弯河段  凸岸崩退  沙洲发育  二次流  水动力学模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