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其前庭功能电生理检查
引用本文:林细康,季晓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其前庭功能电生理检查[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5):397-399.
作者姓名:林细康  季晓琳
作者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福州,350003
摘    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约占周围性眩晕的17% ~ 20%1],发病年龄多见于50 ~ 70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男约为(1.5 ~3)∶12].BPPV以特定头位引起发作性眩晕及眼球震颤为典型表现,具有5个特征:(1)潜伏期:头位变化1~5s后出现眩晕及眼震;(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有旋转感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3)短暂性:眩晕持续不到1 min可自行停止;(4)转换性:头位返回到初始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除眩晕外,患者还有平衡失调,伴有特征性眼球震颤3].

关 键 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功能  前庭神经炎  半规管  电生理检查  眼球震颤  潜伏期  眼球运动  发病机制  眼震电图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