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方水库热分层消亡期混合层深度及缺氧区时空变化特征——以南宁市天雹水库为例
引用本文:陈宇,李一平,朱雅,郭晋川,吴卫熊,魏尧,王璨,商鹤琴,王煜.南方水库热分层消亡期混合层深度及缺氧区时空变化特征——以南宁市天雹水库为例[J].湖泊科学,2023,35(5):1623-1634.
作者姓名:陈宇  李一平  朱雅  郭晋川  吴卫熊  魏尧  王璨  商鹤琴  王煜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8;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39003)、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20297017)、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和河海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联合资助。
摘    要:湖库热分层消亡引起的突发性水质恶化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南方水库大多是暖单次混合型湖泊,每年混合一次,导致水库水质周期性下降,但目前对南方水库热分层消亡过程的高频监测研究较少。为探究我国南方水库热分层消亡期水体混合过程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以广西南宁天雹水库为例,于冬季热分层消亡期(2019年11月—2020年2月)对水库多点位水体理化指标开展原位监测,并利用自建气象站获取气象水文数据。结果表明:(1)水库热分层消亡期间,过渡区水深较浅可在短期内达到完全混合状态且缺氧区同步消失;而湖泊区混合过程整体滞后于过渡区,混合层深度由6.85 m增加至13.65 m,缺氧区逐渐减小,缺氧指数(AI)由0.40减小至0.07,直至水体完全混合后缺氧区消失;水库过渡区较湖泊区提前约40 d达到完全混合状态。(2)气象因子是引起热分层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T)、辐射(R)与混合层深度(MLD)呈现显著负相关(RT=0.927、RR=0.925,P<0.01),风速(WS)与MLD呈现显著正相关(RWS=0.728,P&...

关 键 词:天雹水库  热分层  混合层深度  缺氧区  气象因子  驱动因素
收稿时间:2023/1/6 0:00:00
修稿时间:2023/3/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湖泊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泊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