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透水桩坝导流落淤效果研究
引用本文:李远发,田治宗,宋莉萱,郭慧敏,陈俊杰.透水桩坝导流落淤效果研究[J].人民黄河,2008,30(1):8-9,12.
作者姓名:李远发  田治宗  宋莉萱  郭慧敏  陈俊杰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联合资助项目
摘    要:利用实体模型对透水桩坝导流冲淤情况及桩坝前后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入流角的增大,透水桩坝的导流能力逐渐减弱;②在透水率分别为27%、33%、43%条件下,不管入流角度大小,透水桩坝前冲刷达到稳定后,桩坝前、后水位差一般在0.05~0.15 m之间;③入流角分别为30°、60°和90°时,透水桩坝前、后最大垂线平均流速比值分别为3.5、2.0 和1.3;④透水桩后滩地淤积部位、范围和淤积量与来流含沙量、入流角和桩坝透水率有关;⑤透水桩坝前的冲刷坑形状为一近乎平行于桩坝的长条状冲坑,当入流角分别为30°、60°和90°时,透水桩坝前最大冲刷坑深度分别为18.0~19.0、19.5~19.9 m和19.9~20.7 m.

关 键 词:入流角  冲刷坑  导流落淤  透水桩坝
文章编号:1000-1379(2008)01-0008-02
收稿时间:2007-04-08
修稿时间:2007年4月8日

Study on Effects of Divers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Permeable Pile Dike
LI Yuan-fa,TIAN Zhi-zong,SONG Li-xuan,GUO Hui-min,CHEN Jun-jie.Study on Effects of Divers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Permeable Pile Dike[J].Yellow River,2008,30(1):8-9,12.
Authors:LI Yuan-fa  TIAN Zhi-zong  SONG Li-xuan  GUO Hui-min  CHEN Jun-ji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