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神经阻滞与手法治疗的效果比较
引用本文:王希,哀君君.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神经阻滞与手法治疗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924-4925.
作者姓名:王希  哀君君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骨科,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脑外科,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摘    要:背景: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cervical dorsal rami neck-shoulder pain,CDRNSP)因缺乏特征性体征。目前认识不足。极容易同具有相似症状而不同病因的疾病相混淆,发生误诊误治。目的:分析CDRNSP的病理特点,对照比较神经阻滞和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在本院门诊和住院部完成。实验对象为130例CDRNSP患者,男45例,女85例;平均年龄(40&;#177;4)岁。干预:分为颈神经后支阻滞组63例,行颈神经后支阻滞治疗。1次/周;定点旋转手法组67例,行定点旋转手法治疗。2次/周。4次为1疗程。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颈肩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颈神经后支阻滞组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3%(46/63);定点旋转手法组显效40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61/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04,P&;lt;0.01)。结论: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疗效优于颈神经后支阻滞疗效。

关 键 词:颈/神经支配  肩/神经支配  舒筋整复手法  神经传导阻滞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